
4月27日,公司在第三会议室召开了“弘扬劳模精神,助力转型发展”庆五一劳动模范座谈会,会议由工会主席徐亚荣主持,20多名各级劳动模范参加了座谈。陈团柱董事长发表了讲话,向广大劳动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对劳动模范的辛苦付出和无私奉献表示感谢。集团公司总经理赵剑博、化工公司总经理王颖等与劳动模范进行了交流座谈。(工会办 张建忠)
展现劳模风采 助力提质增效 弘扬工匠精神 开启企业新程

冯军 机械制造公司工段长。他长期在生产一线从事化工机械专业设备管理和设备检修维护工作,以自己突出的业绩得到公司肯定,先后两次荣获公司“劳动模范”称号。
冯军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设备的安装、检修与维护运行工作,主要负责造气车间、气化车间、兴福肥业公司等单位的设备检修及保养工作,他善于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自我提高,为化工设备的检修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他管辖的设备多达500余台,其中静止设备300余台,转动设备近200台,依靠自己所学的知识编写了35台动设备的检修及试车方案,他带领检修人员先后对气化车间703三套气化炉进行了多次改造,使气化炉的运行周期从64天左右提高到了78天左右。检修时间从21天逐渐缩短到16天,一次次地解决了生产上的关键问题,并先后对702岗位磨煤机筒体泄漏、703岗位捞渣机链条频繁脱轨、704岗位高压闪蒸槽缓冲罐、704岗位压滤机皮带脱轨等现象等实施了技术改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确保了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工作格言:愿做集团公司一颗螺丝钉,坚守设备检修这个岗位;愿为兴化集团公司这台机器,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

毛力军 气化车间工艺员、工段长。兴化大项目开工时,作为气化车间第一批的骨干人员投身入气化车间筹建、试车、投产、运行等工作。近年来,他配合车间完成多项重大技改措施,完成棒磨机滚筒筛溢流口改造、气动离合器气源改造、离心泵改造技改、煤仓疏通运行改造等多项技改项目,并针对棒磨机跑浆漏浆的问题,加强现场巡检和工艺管控,在工艺故障时他都第一时间出现在生产现场排查问题、解决疑症,消除了煤浆制备装置运行的潜在隐患,保证了所属工号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作为工艺员,他将节能降耗作为工作重点,在自己主管工号开展劳动竞赛,保证煤浆浓度在61%以上,2017年添加剂消耗较上年下降1.5‰,并利用甲胺废水、乙醇废水、甲醇精馏废水代替原水制浆,节约了原水用量21600吨,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减轻公司环保压力,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0万元。
工作格言:扎根企业,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争创一流。

薛宏伟 生产部部长。在生产一线15年间的摸爬滚打、成长历练,以及曾经在推动热电联产项目和化工锅炉投产运行中的突出表现,使他成为一线生产的中坚力量,多次获得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科技创新工作者等多项殊荣。
2016年担任生产部长的他将过硬的工作作风带到生产系统,带领一批敢打硬仗,勇挑重担的“钢铁”团队,与系统各个单位团结一心,通过强化制度管理,采用多措并举的手段,克服生产系统的各种严酷挑战,解决了长期制约新老系统稳产、高产的诸多难题,全面完成了2017年生产目标任务。
2018年,他带领生产部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生产的稳定运行为中心),夯实“五个基础”(即落实各项生产管理制度为基础;优化产品结构为基础,全面推进 6S管理为基础;深化增收节支,强化科技创新为基础;以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为基础)完善“小项目”(即完善10万吨乙醇科技示范项目的各项工艺技术,努力实现达产达标),全力以赴推动“大项目”(50万吨乙醇大装置各项工作开展),为企业的生产运行保驾护航,为企业的转型升级不懈奋斗。
工作格言:唯有破釜沉舟,全力以赴,方能不辱使命。

庞战军 合成车间主任。29年坚守合成车间,合成系统的稳定运行就是他的工作目标。2017年,合成人在他的带领下科学研判和处理阿特拉斯汽轮机组运行故障,实现了公司下达的新系统长周期运行目标。他下大力气推进节能技改项目,全力推进甲醇系统低位热能回收技术改造,每小时节约蒸汽3.5吨左右,年创造利润130余万元,效果显著。对阿特水冷器和E1822水冷器水系统流程再造,增设串、并联工艺配置,实现不同季节、不同负荷下的切换,节约环水资源,同时达到“处理设备故障不影响氨醇生产连续运行”的技改效果,解决了水冷器泄漏引起全系统停车的难题。摸索甲胺、乙醇返回气回收后甲醇合成系统的优化手段,提高了生产运行的经济性。
他正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强化工艺运行管理,提高生产装置的科学化水平,在生产实践的前沿阵地奏响和谐优美的氨醇生产“交响乐”,为公司转型发展做出一个职业人应有的贡献。
工作格言:用最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用最愉悦的心情拥抱生活。

杨博 电气仪表公司经理。他坚持用制度管人、管岗、管事,努力打造作风优良、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的一流检修团队,圆满完成了电仪设备检修和生产任务。
2017年电仪公司围绕“不晃电,不停车”开展的“加强电仪设备检修”、“精心巡检、精心测温排查电仪设备隐患”等劳动竞赛有力保证了电气仪表设备长周期、安全、稳定、优质运行,开创了电气仪表公司各项工作新局面。2017年,电仪设备检修费用下降5%以上,电气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及时调整供电系统运行方式,保证功率因数保持在0.94以上、完成直供电65万度,为公司节约资金200万元。同时圆满完成专项工程、乙醇技改的维保检修工作,电仪设备修旧利废约700万元,全年增收节支达1000万元。
2018年,杨博将带领电仪公司全面深化内部改革,全面启动创优工作,推动常态化管理工作机制形成,严要求、高效率推动各项工作的再提升,推动电仪公司全员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再提升,创造出更加优异的成绩奉献企业。
工作格言:追求卓越、勇创一流。

王红娟 碱厂厂长。咸阳市巾帼建功标兵、集团公司巾帼建功标兵、公司优秀干部、优秀项目建设者。作为一名女同志,她巾帼不让须眉目,长期立足生产一线摸爬滚打,在纯碱生产系统闯出一片天。
她是中国纯碱工业协会技术咨询部成员,她带头开展的碱厂重灰炉耦合器改造的项目,荣获2016-2017年度中国纯碱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行业肯定。她坚持技改创新,注重精细化管理,积极开展增收节支工作,生产中以控制生产成本,推行技改创新为重点,2017年带领碱厂职工共完成纯碱28万吨和氯化铵30万吨的目标任务,并创出了各项产品的历史新高,2017年碱系统为公司增收了近500万元。她重视多样化产品的生产进度和产品调整,为特殊碱的生产,力排生产瓶颈,积极为销售赢得新市场。
工作格言:工作,没有终点,只有始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霍朝辉 兴福公司经理。近年来,他严格管理,解决了制约硝基复合肥产量提升的一系列难题。与销售公司积极配合,开发新品种,积极调节产品结构。2017年,他组织制定以产量和消耗为主题的劳动竞赛,磷耗、钾耗、袋耗同比下降6%,实现了稳产、优质、低耗。在他的带领下兴福公司努力开发出32-4-0、16-5-22两种新产品。开展了以回收编织袋、回收落地料、修旧利废为主的增收节支活动,实现增收32万元、实现节支121万元。硝基复合肥2017年产量突破10万吨,圆满完成了全年生产目标任务的同时,也使兴福公司连续多年亏损的局面得以扭转。
工作格言:劳动创造成果、奋斗成就事业、付出就有回报。

王文年 硝酸车间主任。1987年进入兴化集团公司硝酸车间,从普通员工干起,先后担任技术员,车间副主任,车间主任,他三十年如一日默默奋斗在基层一线,带领车间职工攻坚克难,先后完成了三期硝酸,一、二期浓硝,四期、五期、六期稀硝酸的试开车和长周期低耗高效运行任务。2017年,在限量生产、设备故障、全年严格的环保要求等不利因素下,他带领车间干部职工迎难而上,坚持深入一线与职工共同排除生产困难,使2×27万吨稀硝酸装置的产能再次激发,达到设计产能的100%,将停运近三年的10万吨稀硝酸装置一次成功开启并长周期运行,确保了生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工作格言:扎扎实实,埋头苦干,有付出必有收获。

吴莉云 销售公司化工销售部业务经理。负责液氨、甲胺和DMF的销售和市场开发工作,对分管产品的市场规划、价格、发货等相关业务进行统一协调,整合业务流程,使甲胺、DMF销售同比销量分别增长21.5%和8.42%。2017年,甲胺、DMF市场价格变化频繁,她深挖市场信息,紧紧把握价格变化趋势,积极为销售策略出谋划策,在同行业价格战中步步领先,为公司争取效益最大化,其中甲胺、DMF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分别涨幅46.58%和48.81%,创下历史新高,并且全年完成甲胺销售4.6万吨,DMF销售10.27万吨,超额完成年度销售任务。
工作格言:用心做人,认真做事。

陈锦华 乙醇车间工段长。1996年参加工作,曾担任合成压缩一组主操作、班长,参与了5、6号循环机,1号氧机、5号混合机的安装调试工作。1、2、3、4、5号混合机溴化锂水改造等工作。2016年,在乙醇试开车期间,他凭借多年来在压缩岗位学习的专业知识和积累的操作经验,曾连续30天吃住在厂里,负责完成了乙醇系统11台压缩机的吹扫、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2017年,面对乙醇试开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他带领班组人员学流程、学工艺,主动为班组员工传授压缩机操作维护技能,使班组员工都能独当一面。在他的精心维护下,乙醇系统11台压缩机运行高效平稳,为乙醇试车、运行、投产的全面胜利提供了保证。
工作格言:立足本职,尽职尽责。

许宏斌 气化车间四组班长。1995年参加工作,曾担任造气车间操作工、班长。由于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经验丰富,成绩突出,2009年,许宏斌进入气化车间担任班组长,参与了气化从试车、投产、运行每个阶段性的工作。
近年来,他一步一个脚印带领班组人员以全力保证气化平稳高效运行为主要职责,并积极改善现场环境。经过努力,班组卫生责任区脏、乱、差现象大为改观,班组巡检质量不断提高,生产工艺过程的管控得到高效落实。在气化P1303锁斗循环泵出现漏点、高压煤浆泵P1301a量突然下降等多次紧急情况下,许宏斌及时发现并联系调度及车间,同时让中控人员控制好氧量及炉温,有效避免了因过氧造成的事故或因氧煤比高造成的意外停车,为气化系统长周期平稳运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工作格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